峰谷价差缩 31%!江苏储能人的钱袋子要瘪了?

光储新视界
关注

江苏的工商业储能从业者最近可能都皱紧了眉头,因为从2025年6月1日起执行的分时电价新政,就像一阵寒风,直接吹到了行业的“腰眼”上。这可不是简单的电价调整,它带来的连锁反应,可能会彻底改变大家赚钱的路子。

一、电价“寒风”,收益“缩水”

以前算电价,就像超市涨价降价,基础价格里包含了商品价格、塑料袋钱、税费等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而新政策就相当于把塑料袋钱、税费这些(系统运行费、政府基金等)都拿掉了,直接按商品价格(电力用户购电价格)算。这么一操作,虽然看起来更“纯粹”,但用来计算峰谷价差的基数变小了,就像蛋糕变小了,能分的部分自然也少了,整体峰谷价差从之前的0.9408元/kWh到现在的0.6485元/kWh,直接下降了31%左右

再看峰谷时段,以前中午可能是用电高峰或者平峰,现在春/秋季10:00 - 14:00、夏冬季11:00 - 13:00直接变成了谷段。这对光伏行业来说简直是“暴击”,因为光伏发电的高峰期就在上午9点到下午3点,正好和午间谷段撞上。最重要的是一年中所有的峰段电价春/秋季15:00-22:00、夏冬季14:00 - 22:00,全天只有一个峰段电价,也就意味着储能“一充一放”峰谷套利,或者“谷充平放+谷充峰放”,总体来说单光伏项目或者单储能项目收益都缩水严重。

二、市场震荡,行业“自救”

面对这样的局面,整个行业都开始“自救”。储能的商业模式必须转型,不能再只靠峰谷套利这一招。现在大家都在尝试 “峰谷 + 辅助服务 + 顶峰补贴”的复合收益模式,就像从单一的实体店,转型成实体店 + 网店 + 直播带货,多渠道赚钱。有些企业还开始探索和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结合,把闲置的电动汽车电池利用起来,增加收益来源。

技术层面,钠离子电池开始崭露头角。它比传统锂电池成本更低,安全性也更高,就像更耐用、更便宜的“电动车”,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液冷技术也在普及,能更好地控制储能系统的温度,提升充放电效率,降低成本。

三、破局之路:寒冬之后是春天

虽然现在行业面临困境,但这也不全是坏事。就像寒冬能淘汰弱不禁风的树苗,留下强壮的大树。我们要跳出传统的赚钱思维,把眼光放长远。比如,在一些地区,通过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储能资源参与电力市场,能获得不错的收益;车网互动模式下,新能源汽车反向放电也能赚钱。技术上,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让储能项目更有竞争力。

江苏这次的电价新政,就像是给行业按下了“加速键”,逼着大家创新和升级。只要我们能抓住机会,熬过这段艰难时期,储能行业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毕竟,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储能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高。

       原文标题 : 峰谷价差缩 31%!江苏储能人的钱袋子要瘪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