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产业链迎来高速成长期?

证券之星
关注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度调整和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核电作为一种稳定、高效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近日,中国核电公布了其雄心勃勃的2024年投资计划,总额高达12,155,279万元,相较于2023年的投资额,同比激增52%。这一显著增长不仅标志着核电投资正式步入高峰期,也为核电相关产业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预示着整个行业即将迎来一个高速成长期。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核能发电量在不久的将来将达到历史新高,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也将超越煤炭,占据全球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一趋势为核电及其相关产业链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技术研发到设备制造,从原料供应到运营维护,各个环节都将迎来新的增长点。核电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了强劲动力。

01

全球核电技术迈入新阶段

中国领跑第四代核电研发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核电技术也迎来了革新。当前,全球正处于第四代原型堆布局的关键阶段,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进展尤为引人瞩目。特别是在高温气冷堆和钠冷快堆的研发上,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

2023年12月,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中国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第四代核电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更彰显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雄心与实力。

在钠冷快堆方面,中国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自2010年建成钠冷快堆实验堆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八个掌握快堆技术的国家。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建设单机容量为600MW的示范堆,这将进一步提升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与第三代核电技术相比,第四代核电技术不仅注重安全性,还致力于实现可持续性、经济性、防扩散与实物保护等多重目标。这一技术的发展直面核电发展的关键问题,如安全、资源、成本以及乏燃料处理等,并有望拓宽核能的应用场景。可以预见,随着第四代核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核电在未来的能源转型过程中将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此外,模块化小型反应堆(SMR)技术的开发也为核能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这种小容量堆型具有灵活、投资小、建造周期短、移动性强等特点。通过改变模块化小型堆的数量,可以灵活配置电厂功率,满足不同的能源需求。同时,由于其放射源项总量小、安全性更高,选址要求得到放宽,这将有助于推广核能在城市供暖、工业供能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拓宽核能的综合应用场景。

02

核电产业链深度解析

核电设备,这一支撑核能发电的重要基石,主要由核岛、常规岛及辅助设备三大部分构成。它们在整个核电产业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条产业链上游涉及到天然铀的开采、进出口以及核燃料组件的精心制备;中游则是核电设备的制造与集成;下游则涵盖了核电站的建设、运维以及乏燃料的后处理。

核电站的核心结构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核岛,它利用原子核裂变产生蒸汽;常规岛,它利用这些蒸汽来发电;以及辅助设备系统,为核电站的稳定运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核岛设备,占据了设备投资价值的半壁江山,高达约52%。这些设备是反应堆核能放热的关键,包括核蒸汽供应系统和安全壳喷淋系统等。其中,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压力容器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常规岛设备则占据了设备投资价值的28%左右。它们将核岛中产生的一回路热水转化为机械能,进而发电。这里的主要设备有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核电厂的二回路系统。

辅助系统设备虽然只占据了核电站总设备投资的20%左右,但其作用不可忽视。包括通暖空调设备、阀门、泵等,它们为核电站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展望未来,2024至2025年间,我国核电设备年均市场空间预计将达到约512亿元。随着核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产化率的提高,我国已形成了强大的核电主设备供货能力。特别是在“十四五”期间,我国核电机组有望进一步稳步推进,预计每年将有8台左右的核电机组获得核准并开工。

与此同时,乏燃料处理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随着乏燃料累积量的不断增加,储运设备的国产化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这或许是乏燃料处理中先行受益的设备环节。在政策指引下,我国乏燃料处理正朝着闭式循环的方向发展,后处理技术作为闭式循环的关键环节,其逐渐成熟将为相关专用设备和配套设备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金公司认为 24-25 年核电机组审批数量或维持较高水平,设备商有望先行受益,建议关注:1)主设备:上海电气(未覆盖)、东方电气、佳电股份(未覆盖);2)阀门:江苏神通、中核科技(未覆盖);3)乏燃料后处理:景业智能、兰石重装(均为机械组覆盖)。

- End -

       原文标题 : 核电产业链迎来高速成长期?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