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萧田
每当天气晴朗,阳光正好的时候,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铁山镇元山村村主任叶先德,都要到村里的制高点——村广场,看看村里的房前屋后。
那些洒满阳光的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折射出耀眼的蓝色光芒。叶先德满心欢喜:“再过几天,村子这个月的光伏收益就要到账啦。太阳这么好,肯定能有一笔好收益!”
叶先德所在的元山村长期以来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乡村发展处处受限。这曾经让身为村主任的他有些无奈。
3年前,元山村建设了户用光伏电站,投运后并入国家电网,给全村带来了直接收益。叶先德介绍,一年少说也有3万多元。有了这笔收入,不仅当地村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有了着落。
从村口进入,两条通村公路正在施工拓宽,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如火如荼,经过整治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里有光伏,日子更幸福。能让人们走向小康生活的光伏一直也都是政府、人大代表所关心的议题。在刚刚闭幕的两会期间,光伏相关话题再次引起热议。
3月5日,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足以见得,国家发展光伏产业的态度和立场。
户用光伏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议案和建议,助力双碳目标有效落地。
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就建议,加快推进户用光伏纳入绿电、绿证、碳排放权交易三类市场,从而推动户用光伏产业的发展。
那么,到底什么是户用光伏?它又为何会引起人大代表们的关注?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户用光伏的中国特有范式
户用光伏也叫居民屋顶光伏,是分布式光伏的一种形式,指的是将光伏电池板置于家庭住宅屋顶或者院落内的小型光伏电站。
在坊间,有一段比较通俗的文字能够贴切的形容户用光伏:“你出屋顶我出钱,咱俩合伙建电站;啥活你也不用干,晒晒太阳有钱赚。”
“晒着太阳把钱赚”这并非是耸人听闻。
近年来,户用光伏凭借低成本、低门槛、无污染等优势,成为了乡村产业求索共同富裕的“绿色路径”。在中国的千乡万村,户用光伏正在让屋顶生“金”成为可能。
不过,户用光伏能够取得今日的地位,首先背后离不开一个日渐成熟的市场。而纵观户用光伏的成长史,恰恰也是一部户用光伏市场发展成熟史。
时针拨到2006年,原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赵春江教授在自家屋顶上进行了第一次户用光伏的尝试。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这个中国最早的户用光伏项目由于技术不成熟,动辄几十万的天价费用,几无落地推广的可能,但这次尝试却为整个行业打开了想象的“闸门”。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作为集中式光伏得以迅速起量的关键,光伏补贴第一次落到了分布式光伏领域,自此打开了户用光伏在中国发展的大幕。
在此后的十余年里,国家补贴政策,企业积极参与,经销商、代理商入局.....在所有要素共同助推下,户用光伏发展突飞猛进。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67GW,分布式累计装机容量10.32GW。
以户用光伏“龙头”正泰安能为例,2015年进入该市场,到2016年底,该公司业绩达到69.19兆瓦,比2015年的0.11兆瓦,实现了600倍跨越。
然而,爆发性增长的户用光伏市场也产生了一些“杂音”。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户用光伏最多时曾达十万家,没有哪个产业能在这么短时间里诞生这么多的企业。快速扩容的赛道也引来了一些不专业、赚快钱的从业者,给整个行业笼罩上一层阴影。
最为外界熟知的就是“光伏贷”。这一原本是央行为了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下发的信贷政策,部分投机者从中看到商机。他们打着“免费”的幌子,将劣质材料兜售给农民,转嫁风险,自己从中谋取大额收益。一时间,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骗贷”现象,极大的伤害了户用光伏行业。
针对这一乱象,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了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等要求,简称为“531光伏新政”。
“531新政”犹如晴天霹雳划破天际,给一哄而上的光伏无序发展踩下了“急刹车”。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户用光伏市场停摆了近两年。不过也有好处,由于“531新政”驱逐了“劣币”保留了“良币”,使得整个市场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转变。
从2015年起,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跃居世界首位,2016年年新增装机量跃居世界首位。2019年全国总装机量已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强。
如今,伴随着“双碳”热度持续升温,户用光伏不仅成了普通人了解和实现绿色低碳的重要一环,更是有机会成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以及乡村振兴和创造就业的重要手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户用光伏行业走的越远,我们距离“双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也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