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日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出台,勾勒了新能源行业未来15年的产业发展方向。
在生活中,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楼下小区停车场以及马路街头,新能源汽车已不鲜见。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风靡购车市场,成为大部分车主的首选。根据目前相关最新数据统计,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77万辆,充电桩保有量为138万,车桩比为3.5:1,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依然有很广阔的市场空间。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节节攀升,突破12.5万辆,同比增长99.6%。
面对依旧在下降的“蓝牌”中签率,对于车主来说,相比之下,与其等待三五年摇号中签,买新能源汽车送“绿牌”显得更为实用。除此以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提供推广补贴和指标的政策,更是解决了不少人的“资金难题”。
于是,不限行,不摇号,还富有科技力的智慧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获得人们的青睐。
然而,与新能源汽车的相处的一切真的都会天从人愿吗?
似乎,充电的焦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逐渐蔓延开来,这大概是继手机断电外,让人们对续电感到的又一担忧。除此以外,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好用的充电桩越来越难找,即使找到了,也要排队等候,这并不比在人流繁多、车排密布的城市中去寻找一个可用的停车位更容易。
于是,即使省下了钱,其实也只是换成了额外付出的时间成本。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起,充电场站建设与管理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1.电力容量难以满足未来充电桩规模部署需求;2.未来业务对设备响应的可靠性和时延要求较高,现有的通信模式存在时延压力,更容易出现拥堵;3.随着充电桩建设数量的增多,海量设备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设备管理困难;4.充电场站无人值守、少量运维人员无法满足爆发式增长的充电桩运维等问题。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大规模接入电网,汽车充电负荷对电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的高峰期之一是在每天晚上的8—10点,也是电网的用电高峰时刻,如果没有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进行有序引导,将导致变压器过载,甚至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这些大形势问题面前,作为南方电网专业从事电动汽车产业服务的企业,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电动”)主要承接南方电网充电设施规模建设和运营的任务,并对南方电网网内五省的电动汽车充电资源进行整合的南网电动,早已联合华为运用边缘计算物联网、5G、AI等创新技术打造了智能充电场站解决方案,网随电动快速部署,边-云协同,高效处理实时业务,按需开发有序充电等多款应用APP,并通过云化架构,实现远程百万终端统一管理。此外,工业级网关还有效提升充电桩在线率,降低多点故障,节约投资。
当前,南网电动已与华为于深圳碧新路场站进行“智能有序充电”成功实践,在电网不扩容、不改造、不影响用户正常充电体验的情况下,根据充电策略动态调节充电功率,实现“车-桩-网”互联互动,动态均衡控制充电桩输出功率,避免变压器在用电高峰期过载,保障电网安全,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场站的投资建设成本,可运营充电桩由16台提升至55台。55台直流双枪充电桩智能有序充电,可同时支持110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另外,还可以根据电网实时电价,在电价低谷期智能引导电动汽车充电,减少用户充电费用。
此外,该方案采用开放的物联网架构和多容器技术,可像智能手机一样,按需开发或加载多种APP应用,支持向智慧运维、安全充电、远程服务、无感支付、V2G车网协同的5G智能充电场站演进,将为广大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最安全、最便捷、最优惠”的服务。
能源转型是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华为致力于成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可信赖的问计对象,携手合作伙伴基于5G、AI、云等创新ICT能力打造“数字电厂”、“数字电网”、“数字运营”三大解决方案,实现电网各种设备广泛接入,电网通信系统安全可靠,瓦特流、比特流深度融合,提升运营效率,精准决策,在多类型能源互济、生态创新、资产增值等方面形成以智能电网为平台的能源生态圈,加速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未来针对新能源车的配套设施将会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而如何利用智慧化手段将新能源的充电基建发挥到最大的功效,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利益,是华为秉持且坚持所向。未来,华为将持续深耕行业,携手行业共同创造智慧化新能源充电基建,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华为AR502H作为新一代边缘计算物联网关,采用开放边缘计算架构,拥有灵活扩展&强大算力的AI能力,提供丰富的物联网接口,包括IP化PLC通信和5G上行等创新技术;按需部署充电监控、有序充电等APP应用,支持新业务的快速上线;在终端侧通过有线HPLC+无线RF技术,实现终端设备的全场景物联,有效提升充电桩在线率。
而在今年的9月,华为与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智慧充电桩物联网技术白皮书》,针对智慧充电技术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行业应用进行了量化、具象化、实例化的全面阐释,并描述了充电基础设施由电气化向数字化、智能化逐步演进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径,对推动智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大的参考和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