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2019年度策略报告

新能源深度研究
关注

2.4.4 电解液:关注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2018Q1-3,电解液行业出货总量9.53万吨,同比增长24%。下游需求稳定,带动电解液出货量不断上升。

价格方面,近期由于电解液材料DMC(碳酸二甲酯)溶剂供给收缩,电解液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电解液(三元/圆柱/2200mAh)价格稳定在4万元/吨附近,六氟磷酸锂稳定在11万元/吨附近。产能过剩承压导致电解液价格可能进一步下降,预计2019年电解液(三元/圆柱/2200mAh)将会在3~3.5万元/吨,六氟磷酸锂价格在8~10万元/吨。

电解液行业属于寡占型市场,头部企业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其中天赐材料出货量占比27%,新宙邦占比18%。天赐材料因为自产六氟磷酸锂、整合上游产业而具备成本优势,新宙邦具备添加剂配方的核心优势。2019年随着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和产能扩张导致的市场竞争加剧,二者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

产能方面,预计2018年总产能达到31.5万吨,产能利用率不到30%。产能过剩压力和下游补贴退坡风险会加剧电解液行业的价格竞争,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看好新宙邦布局海外产能,乘上全球电动化的东风,拓宽盈利空间。

2.4.5 隔膜:湿法隔膜市占比不断提升

2018Q1-3隔膜出货总量为12.2亿平米,同比增长16.4%。湿法隔膜占60%以上,且占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三元锂电由于高能量密度需求导致湿法隔膜是最佳选择,随着三元电池渗透率的提升,湿法隔膜企业的销量近年来快速增长。预计2019年湿法隔膜市占比将达到67%左右。

价格方面,隔膜价格承压,目前处于低价区间,目前隔膜价格稳定在2元/平米左右,预计将继续承受下游需求和价格的双重压力。预计到2019年隔膜价格将会达到1.5元/平米,价格竞争会继续加剧。

隔膜市场属于寡占型市场,上海恩捷作为行业龙头,占据24%的市场比例。上海恩捷是中国湿法隔膜市场的先驱之一,具备技术后发优势。上海恩捷将持续受益于湿法隔膜市占比的提升。因为隔膜板块属于锂电池四大板块技术门槛最高的板块,后进入者进入壁垒越来越高,龙头企业将在3-5年内保持稳定的技术优势和盈利能力。

产能方面,预计2018年总产能达60亿平米,产能利用率在27%左右。产能利用率有待提高,过剩产能将进一步对价格施加压力。

2.4.6 电机与电控:国产化提升空间巨大

2017-2018年,国产电机电控设备装机量不断攀升,2017年总产量达87.4万台,2018年可突破100~120万台,年增速达40%以上。国内在电机、电控领域的自主化程度仍远落后于电池,高端产品及精密零部件仍需进口。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水平,配套电机电控设备需求量也达到200万的水平。

电机方面,国内车用驱动电机多用永磁同步电机,主要生产商为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大地和电气、精进电动。长期以来国外电机企业在高端电机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包括专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采埃孚(ZF)、大陆(Continental)、博世(Bosch)国际汽车供应量巨头。从电机转速来看,国内驱动电机可以达到12000rpm,与国际14000~16000rpm仍有一定差距。在高性能创新结构电机的开发上,例如矩形道题、分段道题、定子铁芯嵌入和冷却技术等方面,我国相关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电控方面,由于电机与电控一般为配套销售,主流厂商与电机重合度较高。电控设备当中,IGBT功率开关占设备成本40%以上,属于设备核心部件。大陆现在的IGBT等功率元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进口量达9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国产IGBT已形成了IDM模式和集成器件制造代工模式的IGBT完整产业链,并逐步进入国内车企供应链。中车株洲时代与北汽新能源签署协议,上海先进与比亚迪、国家电网建立产业联盟,为比亚迪IGBT核心供应商,华润上华和华虹宏力IGBT芯片已进入量产。

12月10日,比亚迪正式发布IGBT4.0技术,同时宣布比亚迪目前已经布局性能更加优异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碳化硅),并有望于2019年推出搭载SiC电控的电动车,而预计到2023年,比亚迪旗下的电动车将全面搭载SiC电控,从此打破IGBT市场被国际巨头所垄断的局面。

2.5

投资策略:聚焦能量密度提升

2.5.1 当升科技(300073):布局高镍正极产能,NCM811领头羊

正极材料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当前正极产能达到1.6万吨,包括燕郊(3000吨LCO+3000吨NCM523),海门一期(2000吨NCM523),海门二期(4000吨NCM622+4000吨NCM811),其中海门二期将于2018H2投产。

在补贴要求能量密度不断提升背景下,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NCM811正极材料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公司在此领域已逐步形成领先优势,2017年已完成NCM811的量产工艺开发,目前已通过客户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

在产能拓展方面,海门三期工程已启动,预计2019Q2投产,届时将新增1.8万吨NCM811产能。同时公司推进常州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远期规划高镍正极材料产能10万吨,首期规划投资33.35亿元实现正极产能5万吨。

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5亿元、41.3亿元和5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4.21亿元和5.12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66元、0.97元和1.17元,对应PE分别为43、29、24。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